翰林新闻

2012年艺术考生如何准备艺术专业考试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303

考生如何准备艺术专业考试
 
     每年艺术专业考试有哪些新动向?美术、设计、影视、播音主持专业考生如何准备艺术专业考试?
    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和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专业相比,是中央戏剧学院更注重声音,北京电影学院更注重形象吗?什么样的形象和气质符合北京电影学院的要求?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陈悒老师:从1978年开始这种差异性就逐渐缩小了。电影学院同样注重演员的声音,并且开设了专门的配音班。外在形象电影学院在招生方面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标准,这个标准是随市场,随电影审美标准变化改变的。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文革时候讲究的是“三突出”——“高、大、全”,男的女的都得是那样的。到了80年代就出现了葛优、姜文一大批有特点、有能力的演员。电影学院在招考的时候既要满足某一类观众,又要考虑到其他观众的要求,小伙子觉得这个女孩儿挺漂亮,胡同口儿的大妈可能就觉得那是个小狐狸——观众的审美趋向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形象和气质的演员我们都要培养。电影学院表演系对考生形象的判定绝不取决于某一个老师的个人标准,它取决于市场,取决于科学的定位。
    关于表演专业应考时怎样选择和处理朗诵材料,哪种形式的材料更有利于考试?
    陈老师谈到更倾向于考生选择一些人物性格表述比较强的朗诵材料。更愿意考生选择故事、散文和小说。因为这样老师可以从考生的朗诵中发现他对人物、时代的理解,也可以发现考生对人物塑造的能力。朗诵考试最忌讳的就是考生选择寓言故事,寓言故事考生比较难掌握和表现,不利于老师鉴别考生的真实素质。
    关于表演考试时考生应当怎样构思小品?表演小品应注意些什么?
    陈老师谈到考生一定要先听好题目,然后按照生活的逻辑去展示,不要投机取巧,想各种招数让老师感到意外。老师在小品当中关键看的是人物,看考生展示的是不是这个规定情景下的人物,所以考生一定要听明白老师提供的规定情景是什么。这些年的招考当中相当一部分小品考生表演的是吵架。《卖东西》是吵架,《电影院门口》也是吵架……难道对生活的认识就只是吵架?这难道就是生活的全部么?如果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生活就没法儿看了。我们今天之所以有这样的环境,有这样安定的秩序就说明还是好人多。在小品表演当中为什么就不能让大家看到一个生活中的好人呢?总是把生活当中的个别拿给观众看,这就让考官认为考生看待生活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对艺术的认识是有偏差的。创作当中充满吵架、小偷、吝啬的人……总是在创作中把人类情感中丑的一面展示出来,而不把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艺术就是要把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观众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
    对于想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考生来说,中央戏剧学院在招收表演专业学生时,最看重学生的哪些专业素质?
    中央戏剧学院的刘立滨老师谈到:考试除了考察考生的外部条件之外,内部素质的考察是重点。有的考生形象很好,但是很木衲。有的形象并不靓丽、帅气,貌不惊人,但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有幽默感,才智很高,创造角色形象能力很强。我们在考试中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专业才能,专业条件,专业素质等方面。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所招收的学生是很难训练出来的。学校教给学生的是创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如果学生悟性不好,方法和技巧你都难以掌握好。总之,作为一个演员,应具有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素质,才能适应艺术创作的需要。另外,对一个考生专业素质的考察,声、台、形、表四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这是根据演员这个专业特点进行的考察。比如:声乐既要看考生歌唱的能力,还要看他在音乐上是否有一定的基础;形体看考生形体的协调性、爆发力、柔韧度和表现力;台词是戏剧影视表演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考生的朗诵要进行认真细致地考察,如对所朗诵作品的理解、感受、及艺术处理;表演考试,考察考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假定的情境中去即能否对假定的当场发生的事情和假定的人物关系信以为真,能否真实有机地生活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并表现出一定的生活气息,能否创造出具有一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能否比较真诚与准确地体验及体现出所表演的人物的情感……,这些都是演员才能的表现。因为表演是要演员用全身心去创造的,如果演员没有很好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信念感、真实感与形象感等创作素质,就很难从事或胜任表演艺术这个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专业和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考试有什么独特之处?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系主任徐卫宏老师: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专业考试有初试、二试、三试和面试等四个环节。二试的时候,男生女生是分开考的,为什么呢?就是要进行对比!因为女生和男生是不可能对比的。表演艺术类招生中,“比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考试中,同样的内容,看所有的考生怎么理解、怎么表现。同时也比他们的外在条件和基本素质。文化考试的过程是采用书面回答和批卷的方式来完成,而我们的专业考试过程是采用考生面对考官,当场借助于自己的语言、歌唱、形体和表演来展现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艺术感、音乐感和节奏感等等来完成。针对表演专业的考试,比较法还是很实用的方法。另外,在二试,特别是三试中有些项目不需要考生事先准备,由考官当场出题,让学生稍作准备就开始表演,可以说,是即兴的。当然,考试中出的即兴表演的题目是考试委员会事先准备好的。为了尽量做到每个考生准备的时间不要有太大的差距,我们有时给前十个人是一个题,后十个人再出一个题,否则最后表演的那位考生有太多的准备时间,这就不公平了。面试之后,我们会根据进入三试考生的专业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一个从高到低的顺序名单。最后的录取,首先是要看考生们参加全国文化高考的分数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线,如果某人没达到文化分数的录取线则被淘汰;达到录取线者,则按照专业考试成绩的高低顺序来录取。
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洪林也专门在书中对上海戏剧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考试的独特之处做了全面的解读。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今年考试内容和标准将会怎样改变?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播音系主任付程老师:考试标准不会变,但今年我们会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做一些调整。比如现在需要个性鲜明,在某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孩子,常规考试对学生素质的考察就不是很全面,过去考试即兴的东西弱了一些,临时性的,突发的,考察应变能力的内容和方式还需要充实。过去是一个一个的考,我们考虑是否可以借鉴表演的考试方法——一组一组的考,比如一拨进来10个学生,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潜质。竞争意识不强,即兴表达能力不强的考生就会处于弱势。我们的专业需要性格开朗、状态积极、反映灵敏、表达欲望交流欲望很强的人,这样的比较容易成材;还可以设置辩论的环节,就一个问题分成正反方,进行相对立观点的交锋,在竞争和对抗当中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文化底蕴就比较容易考察了。今年我们的招生规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招生的方法会做一些适当调整,基本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考试方法的调整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展示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使真正具备专业潜质的考生进入学校。我们的口号是不要遗漏一个好苗子。
另外,关于表演专业应考时怎样选择和处理朗诵材料,哪种形式的材料更有利于考试? 怎样准备形体和声乐 ?如何结构小品 ?如何能够表演好?表演考试时考生应当怎样构思小品?表演小品应注意些什么?多人小品如何和对手配合?以及播音主持专业考生如何准备朗诵和即兴评述等考试的各个环节,各个学校的各专业老师都在书中做了详细的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在招生考试中造型类与设计类在考试中有不同侧重点吗?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诸迪:造型类与设计类专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此外,还要通过创作考试考查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前两年中央美院曾取消过创作考试,考虑到考查创作难度比较大,短暂的考场时间不能准确、充分地展现其能力,后来发现入学后的学生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所以这几年又恢复了创作考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审阅考卷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的设计、创作思路往往受应试训练的影响,使得考卷内容雷同。比如,去年的创作命题为《两代人》,不少考生都采用相似的构图和内容:爷爷和孙子下棋,能说上有所变化的是再多一个看下棋的人。这就说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多注重文化等方面的积累。
    中央美术学院今年考试科目中对哪些专业有所调整?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诸迪:在考试的科目上没有很大的调整,只是中国画专业在考试的科目上取消了色彩考试,增加了书法创作的考试。在录取的原则以及评分的标准上面,今年也没有作太多的调整。此外,考生可以兼报志愿,比如说报考建筑学专业的文科考生可兼报美术学专业;报考造型艺术、中国画专业的考生可兼报城市设计学院动画专业本科;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可兼报城市设计学院出版设计专业本科等。这样一来,考生只需要参加一次考试,就可以获得几次选拔的机会。
    基础部的考试中什么样的考卷容易得高分呢?最好的考卷是什么样的呢?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系主任戴士和:画面比较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深入观察的作品。最好的考卷是比较自然,比较诚恳的。
    历年考试中,学生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毛病都有哪几种类型?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系主任戴士和:有些画特别投合,就琢磨出这个题目的是什么。像有些美展上的画,别看上面画的是仙鹤啊、农民啊……其实那画面就写了一行字“我想得奖”,要不就是“我想卖,赶紧给我变成钱”。目的太强了。还有一种就是无所谓,瞎撞的,表演个性的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试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洁:从素描、色彩、速写这些基础考试来讲,首先要做到冷静,冷静才能对对象进行深入的观察。观察分析客观对象的一些特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如形体特征、精神状态、五官表情等。在进行细致地刻画对象之前,先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考虑客观条件,如光线的问题、角度的问题。在描绘客观对象方面,还要注意形的塑造,造型结构要准确。在明暗光线方面要注意表现光线体积。另外,要注意对人物形态和精神面貌的刻画。无论是素描、色彩,都涉及到形的问题、色的问题,还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往往因为忽略了对对象的观察,所以在表现对象时往往反映出几个问题:结构造型不十分准确,如鼻子画大了、眼睛画小了,还有五官的位置、脖子和头的关系、头发和脸部的关系,出现很多不太符合现实情况的现象。另外一个就是对整体色调的控制,只注重对对象局部的刻画,忽视了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显得与其他局部的结构关系、整体关系不协调。这也是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此外,在客观条件不太有利的情况下,在表现明暗关系时,不能够主观去强调,比如画得灰了、模模糊糊了,空间感不是很强等。这主要反映了考生对人体结构掌握得不扎实。还有画法、程序有一些不科学。在描绘人物个人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时候,往往不能抓住鲜活的一面。就是说,见到对象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往往画着画着就淡化了,因为考试有时间的要求。考生到了考场,从观察到表现的过程、步骤是很重要的。而且,考生在交卷前往往忽略画面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检查,不能够在最后的环节针对对象进行对比检查,有些出现的问题最后没有解决,很遗憾。
    在设计基础方面,考生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洁:设计基础主要考察考生对生活的敏感观察能力。在创作上,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表现。能够把发生在身边的感受比较深的事情组合成为一个主题,和谐地、艺术地加以烘托。这除了要具备基本的造型结构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意构思的能力。而设计在表现方法上更宽泛,可以用人、用物、用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等宣扬主题。比如说,今年的考题要表现奥运主题,有的考生表现奥运五环与场馆、建筑,也可以表现人们对奥运的激情、人们为奥运做一些事情,也可以是对未来奥运的一种理想,还可以是虚拟的,把毫无关系的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来表现奥运,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和关系去发挥主题。我认为设计基础需要考生在敏感观察能力基础上的归纳、取舍,甚至是夸张等各种手法。你要把事物的基本造型表现好,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塑造好,结合主题表现得好。我们考察的基本点,创意是一部分,另外表现的物体的造型是一部分,当然还包括色彩以及构思。也就说构思比较新颖,造型比较生动,表现的物体比较贴切,然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最后一点就是表现主题的感觉是很合适的。
    在美术创作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洁:美术创作主要是对生活的表现,要求比较真实地、自然地表现身边所发生的典型事例,反映对生活的感受。表现的手法是多样化的。2005年的创作考题是《我的家园》,有的考生表现的是一家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读书、吃饭这些生活情景;有些农村的孩子表现在农村劳动、收割、杀猪等;有的表现发生在家门口的事情,比如工人盖新房;还有的表现社会公益。
    什么考试   如何看重考生的创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苏丹:要求考生提高原创性。有一年出《沟通?交流》这个题目,10 000份卷子可能有3 000份想到打手机。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是比较一般的;又有30%考虑到电脑、互联网,可见想象力不够丰富;聪明的考生会避开这些东西。当他选用手机、互联网等一般方式去表达创意的时候,就要强化造型和表现。这种理念符合题目,但是创意是差的。创意对设计太重要了。:比较好的有很多,有一份卷子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但是它的跳跃性完全不能用设计的标准去衡量,设计的标准比较紧扣。这里的“沟通”主要指思想的沟通。那个学生画的是一个人在梳头,画面还特别抢眼。开头,卷子不及格,后来我把很多老师都说服了,打了比较高的分数。他是这样表现的:画的是背面,一个卷发的人在用梳子梳通卷发,画面本身相当抢眼,构图有张力,但他偷换了文字概念。即使这个概念被偷换了,但它不失为一幅优秀的作品。这种人的智慧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当代艺术讲究智慧,并不是传统的方式、继承一种美学的范式。
体裁、什么内容都没有限制。只要你在造型、构图、人物、主题等方面刻画表现得好就可以。
    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如何积累素材,提高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苏丹:就怕考前指导都有了,最后考试变成了模式。今年我们评卷子时发现,有些很个性化、非普遍性的主题大量出现。例如有不少于50张卷子画的是理发,理发师给一个人剃头,头上剃了个奥运五环。这和平时的奥运题目训练有关,肯定是考前班教授的。我觉得这不是街上随便的广告、宣传画,而是很有创意的个案,但它被拿出来作为一种模式,其性质就变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恶果。此外,中国结也是类似情况。女同志的头发变成中国结,大概也有40份之多。评完卷子后,我发现有若干相对集中的类型,肯定是考试记了几种模式。艺术设计考试的立足点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对生活的认识。你对日常生活要有所了解,不能只读书、读死书,别闷在房间里画素描,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忽视自己的所看所感。我看过有些院校组织复习艺术设计专业的题库,倒也很好。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有明确的方向性,比如立体几何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习、视觉常识的学习等,这对将来准备专业是有一定益处的。
    除了内容或表现形式的雷同,还有考生容易出现的其他问题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苏丹:所有不及格试卷还是基本功有问题。造型和表现还是最基础的东西。平常要学会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图形。其实,我觉得从设计的考查角度来看,要能反映出考生的造型能力,对色彩、线的控制,又反映出他的智慧、思考问题的速度及对生活日常的认知,就比较完善了。
    在专业考试时,考生怎样才能发挥得更好?在考场应注意哪些环节或细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马泉:在考场上,尤其是设计考试,首先是冷静地判断题。其实,考试的题目很简单,但有的学生慌慌张张地没看清题。首先要看题目是什么,尺寸是什么。现在很多学生不看尺寸,画得很大,严格意义来讲是跑题了,尺寸也是题目的一部分。另外,看清题目要求很重要,它本身已经告诉你如何去设计了。例如有一年考《沟通》,其实考题要求已经告诉你画什么了,人与人、物与物,两人就是沟通,只不过要注意在物体的组织过程中体现出之间的关系、交流和穿插。题目也提供了设计的方法和设计的方向。再有就是不管你怎么画,如果最后的画面效果很脏很乱,也体现不了一个学生对形态的驾驭能力和对画面的控制能力。一个好的创意,没有好的表现是体现不出来的。但是,只有好的表现没有创意,画面就很平淡,达到很高的水平就很难。另外,注意不要舞弊,带有抄袭的现象。有些学生的作品我们一看就知道抄自哪本书。不过可以理解,学生不太了解设计,平常积累得不够,无意中照搬看过的书。
    记:背题是不允许的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马泉:阅卷老师对背题这种方法比较反感。背题也许能反映点技巧,但是,它体现不了原创的能力。如果你技术很好的话,这样做反倒把你耽误了。考试是要考你现在的感觉,并不是设计名师的概念。
    记:从您美术高考阅卷的经验来看,哪些问题是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您能否给予一些建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马泉:就设计而言,考生普遍存在表现能力弱的问题,这是因为表现训练不够。表现训练跟素描、速写、色彩不太一样,它反映了客观物体的主观处理。这反映在考生理解了命题,但是重新编排设计以及把客观的造型语言转换成主观的设计语言的能力不够。平常应该训练从写生到变化到创造一种形态。另外,色彩和图形关系的表现问题比较大,色彩控制不住。色彩训练很重要,例如自然色彩的提取、画面布局关系,特别是色彩的调子、基本属性,如果画面调子乱,看起来就很不舒服。所以,建议大家在训练素描、水粉造型基础时,腾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装饰造型训练,比如人物的装饰变形训练、植物的变形训练、色彩的基本属性、光带来的色彩变化、写实色彩和装饰色彩的转换、装饰色彩的面积比等。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色彩,只有面积比不合适产生的色彩不舒服,如对比色的面积比。还有黑白灰等调和色,虽然个性不强,但是调和能力强,会协调其他色彩对比产生的矛盾。所以,画面协不协调,要看色彩比例的关系,应该有色彩构成和装饰色彩的训练。
    记:现在很多考生为了升学参加了考前班,时间或长或短,考前班的市场也很庞杂,您认为有必要参加考前班吗?应如何选择考前班,时间多长为宜,学习重点是什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马泉:其实,考前班也是考试前学习的必然过程。一般的中学除了文化课学习,没有提供很好的专业考试的空间和师资配备,除非是专业美术学校。所以,要选择一些专业考前培训班,例如专业学校办的、美术老师办的、美术院校大学生办的,我觉得这些班都在不同层面上提供了一些帮助。有这样的市场,肯定就有这样的需求。至于哪个考前班适合自己的选择,这很难说。因为考前班特别多,尽可能根据自己或家长带学生去看过后的体会来判断。总而言之,老师的结构很重要。严格来说,所有考前班都是应试的培训,它在考试方面能够提供很好的建议,包括应对目前艺术院校专业考试的方法。但是,在长期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方面还有不足,这反映了艺术高考市场的功利性,这也是现实。ヅ嘌凳奔涠喑ぃ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看。如果你的基础不错,只需要感受一下临阵前的准备就可以了;如果基础不好,是想通过考前班提高基础,就需要循序渐进地长期训练。所以目标不一样,时间长短就不一样。同时,还要考虑和文化课时间的关系。学习重点,从长远来看是未来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常识和最基本的表现能力;从短期来看,肯定是应试了。根据家长和学生本身面临的问题,这个选择因人而异。
    记:不过现在还存在一个问题,很多外地的学生觉得北京的考前班比较好,所以到北京参加考前班。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是在家乡,专业课的辅导又在北京,比较难协调。所以,他们会对考前班的选择更慎重一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马泉:外地的学生比较多,这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些本身能够提供文化课教育的考前班。因为有的班与北京一些中学有合作的条件,可能这样选择更全面一点。如果没有这样的班,那就要安排好文化课的学习。这样挺辛苦的,回去还要补文化课,专业课断了也麻烦。
    记:中国美院所有的造型类专业只考素描、色彩吗?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对。那我们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我们的判断是你合不合适做这行的人。不考你才气,只考你最基本的东西,你达到什么水平,你色彩感觉的好坏,你下笔的那种状态像不像搞这行的人。你对空间的把握,对比例的把握等都是最最基本的东西。如果行,你就有资格学这个。以前也考过创意方面的能力,有些孩子还是特别灵,有些孩子并不灵。但是灵的这些人呢,实际上是造型手段往往很差。因为艺术在他这个阶段还是技艺问题。没有这个技术就提高不了,就像唱歌一样,是五音不全的。光靠表达是不够的。舞蹈时脚上不到那个高度,动作上不到那个高度是不成的。舞蹈与绘画、设计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以为这些年下来,这样的操作还是把大量有艺术天分的人纳入到学校。这里有没有“冤魂”?我相信肯定有的。其中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就是套路化。有些人背了一些东西就来考了,或者有些人会有些绝招,等等。
    中国美术学院考场上学生有习惯犯的通病吗?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学生常犯的问题在于学生可能在学习的时候动机就不纯,他只是想考进美院,我就练这几招,就练这种模式。我这次去上海巡视,碰到一件很荒唐的事,这事让我很惊讶。有个学生在我看来她的造型能力是很好的,但是她强行背一种模式。最后她可以面对着对象,而画她自己的。光从这边打出来,她画的光是另外一边的,她是背出来的。我在旁边看了半天,没有揭穿她。这种人的能力是要很有才的,这是要很有天分的。我看到她画得很整齐,但是她用的这种方式我觉得是很笨的。我在揣摩她的心理,她希望让老师看到她画得特别熟练。最后打分是看终端。我估计这是老师告诉她的,评分看卷子。第二,因为竞争太强了,普及美育的工夫没有了。其实考试还是还原到只管对象,不要管什么流派、什么形式。相信你的眼睛,相信你内心的感觉,与对象对话,相信自己。美院附中的学生做得比较好,因为平常练的就这个东西。往往美院附中的学生在这种考场里不出色。因为附中的老师从来不教你这个地方需要刻画一下,这个地方需要虚一下,他不教这种东西,但是附中的同学会比较关注造型艺术这过程本身。我觉得这是健康的。一味的那种用套路去套,我觉得不太好。